新聞稿
協康會父親節分享會 兩爸爸棄高薪厚職伴自閉兒同行
中國人的傳統家庭觀念中,持家及照顧子女的責任一般落在媽媽身上;而爸爸則因為要維持剛強形象,一般不會主動對子女作出親暱的表現或說出關愛之情。其實,爸爸在子女的成長路上,同樣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對育有發展障礙子女的家庭,父親的支持和協助,對家庭整體的維繫非常重要。
協康會於6月16日於轄下的粉嶺家長資源中心舉行「父親節分享會」,邀請兩位育有特殊需要孩子的爸爸,親身分享他們的育兒故事。林先生和劉先生本身都是高學歷的專業人士,為照顧患有自閉症的子女,甘願放棄高薪厚職,陪伴子女同行這條崎嶇路途。雖然收入驟減,得到的卻是金錢買不到的親子時間,孩子每一個突破,都成了他們的快樂泉源。
本來任職中學副校長的林偉邦先生,兩名現年分別10歲及5歲半的兒子,均被診斷為自閉症及有自閉症傾向。大兒子思源早年有重複性行為、言語遲緩及逃避與人有眼神接觸等情況,2歲時確診有自閉症,安排入讀協康會的特殊幼兒中心,現於特殊學校就讀四年級;小兒子思恆現就讀協康會的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並參加本會的社交小組訓練。林先生與太太同為教師,執教鞭16年,早已桃李滿門,卻因工作繁重,錯過了與兒子相處的寶貴時間,讓他深感內疚;太太又因太投入照顧兒子而一度患上情緒病。為減輕太太的壓力,他毅然辭去教職,轉任工時較彈性的理財顧問,以照顧兒子的訓練和治療為己任,以另一形式「擔起頭家」。
雖然收入驟減,林先生卻有另一番見解:「親子時間是用錢也買不到的。我和太太一致認為家庭的核心並非金錢,而是一家人的快樂指數。」教導兩名自閉症兒子,他從不大聲責罵,而是以朋友身份跟他們一同成長。林先生笑言,照顧兩個不一樣的孩子,反而讓他學會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好好控制自己的言語和情緒。看到兩個兒子得到適切的服務後,情況都有顯著改善,林先生決定推己及人,出任協康會「同心家長會」的主席,希望憑自己的經驗,幫助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及其家庭,為他們爭取權益。
對於孩子的將來,林先生坦言不會計劃太長遠,在孩子未出生前,他和太太曾希望栽培孩子成為無國界醫生,雖然期望與現實相差很遠,但他看著孩子一天天進步,已是很大的祝福。他希望兒子長大後能自食其力:「願望雖然簡單,但還要視乎社會對自閉症人士的認知和接納,社會人士少些歧視的目光,自閉症人士及其家人便能看到遠遠的陽光。」
劉先生和太太均是建築師,同樣育有兩名自閉症子女。兒子進彥誕生之初,夫婦二人滿有期望,可惜卻發覺兒子的言語發展緩慢,3歲時更被評估為自閉症。當時,劉先生和太太當時腦子空白一片,但定過神後,很快便決定要盡力找治療方法,不再深究原因。進彥獲安排於協康會的家長資源中心接受訓練,劉先生更特意去學習「結構化教學法(TEACCH)」,配合中心的訓練教導兒子。正因為對自閉症有了基本的認識,即使後來幼女也確診有自閉症,夫婦二人已能坦然面對。
進彦今年已經23歲,自小參加協康會家長資源中心舉辦的各種活動和訓練課程,並於主流小學及中學就讀;最近3年,他更參加了自閉症青少年職前訓練及就業計劃,現已投身社會任職倉務員。劉先生20歲的幼女同樣患有自閉症,早年於協康會接受早期教育及訓練,現於職業訓練局就讀。
劉先生的育兒之路走得更崎嶇,縱然兒子得到適切的訓練後進步顯著,卻要面對另一難關 - 進彥13歲時患上腦腫瘤,幾乎把他推向生死邊緣,更要休學住院大半年及接受化療。經此一疫,進彥明顯成長了,劉生劉太更深深明白生命的豐盛不在於長短或成就,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聚和交心,他們學會不與旁人比較,壓力已少了一半,更有空間去欣賞兒子的純真和善良。
為了子女及家人的長遠需要,劉先生努力鑽研自然療法,修讀相關的博士課程,最終捨棄建築師的事業,於2003年全職投身為健康顧問,並學以致用,改善女兒的食物敏感問題。
從小學至大學,劉先生夫婦都陪伴兒子讀書,一起面對考試,為進彥準備筆記,深入淺出地教導。由於進彦的視覺學習能力較強,他們於5至7歲的成長關鍵期,每天為兒子寫「繪本日記」,圖文並茂紀錄了各種訓練要點,好讓過後給他提點。在二人悉心教導下,進彥早年完成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互聯網及多媒體工程高級文憑」課程,畢業後修讀國利茲城市大學大學「多媒體及娛樂工程銜接學位」課程,更於2014年取得二級甲等榮譽學士學位。
兒時接受音樂治療,又啟發了進彦的音樂才華,他的鋼琴造詣達到英國皇家學院八級(鋼琴及樂理)水平,並於2015年成為香港展能藝術會的「註冊藝術家」。回想子女先後被確診有自閉症後,劉先生一度抱怨天意弄人,但後來發覺自己付出的竟得到加倍收穫,伴讀的快樂時光和親情,對他來說是無價寶。
協康會深明,有特殊需要孩子的爸爸在育兒方面承受不少壓力,特別於2000年1月成立「SMART爸爸俱樂部」,提供一個平台,凝聚一班爸爸同路人互相支援,互相分享感想及交流育兒心得,有助減輕壓力,亦對照顧孩子有正面幫助。俱樂部會舉辦不同的活動包括:爸爸講座及工作坊、親子小組、夫婦和家庭活動,以及諮詢熱線等,歡迎育有特殊需要孩子的爸爸參加,一同積極地面對挑戰,跨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