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group (遊戲小組)

 

慎選playgroup 助孩子愉快學習

 
遊戲小組(Playgroup)近年如雨後春筍,坊間各式各樣的小組,令不少家長趨之若鶩。是否參加愈多playgroup,便愈有利孩子成長呢﹖協康會資深職業治療師翁桂香指出﹕「同時參加多個小組、興趣班,孩子難有時間去消化、練習和鞏固所學,一旦慣於被動地接受訊息,效果只會適得其反。」既然如此,懂得選取合適的playgroup,重點投入參與,才是精明之道。
 
給予足夠的感知刺激
 
0-2歲是感知動作發展階段,幼兒主要透過感知動作來體驗、認識事物。這階段的playgroup應着重給予幼兒足夠的感知刺激,促進其腦神經的突觸延展及整體發展。
 
協康會開設的幼兒感知動作發展playgroup,由資深職業治療師設計和帶領,透過刺激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即搖晃的感覺)、本體覺(即肌肉、關節的感覺),提升孩子整體的發展。也通過與同儕的互動,促進其社交技巧發展。同時,治療師讓幼兒自行使用不同的食具進食、洗手、自己除鞋襪等,學習自理;並教導幼兒安坐、聽從指令、舉手表達需要、玩玩具的技巧等,提高他們上幼稚園的適應力。這些小組均以親子遊戲形式進行,有助促進親子關係,讓家長掌握處理孩子行為問題的方法。
 
隨成長階段調適內容
 
孩子不斷成長,playgroup的內容亦應有所調適,以促進其能力發展到應有的階段,幼兒感知動作發展playgroup便具備這個特點。舉例而言,在玩玩具技巧方面,半歲至1歲的幼兒會在成人協助下玩一些簡單操作的玩具﹔而1-2歲的孩子開始學習聽指令,自行選取玩具後專注地玩﹔對2-3歲的孩子,導師會營造課堂的環境,讓孩子學習規則,並在玩完玩具後收拾妥當等。職業治療師亦不時提示家長,其育兒技巧應與孩子的成長階段並進,如在孩子1歲前,餵吃蘋果蓉﹔到1歲後,便應給他較軟的食物自行咀嚼,以助其口肌功能發展﹔到兩歲後,更可讓他自行進食一般食物。
 
辨識孩子發展障礙
 
孩子發展遲緩,playgroup導師如能及早辨識,可有助及早治癒。在協康會小組內,職業治療師會向家長講解個別歲數應有的能力,並關注兒童的表現,給予家長建議。翁桂香表示﹕「5年來辨識了不少自閉症、言語障礙、整體發展遲緩的個案,並轉介他們到政府接受評估﹔曾有家長經指導進行家居訓練,其孩子最初有發展遲緩,後日益進步,最終趕及同儕的進度。」
 
鼓勵多探索、多嘗試
 
playgroup歷時短短數十分鐘,若家長能在生活中應用所學,自然事半功倍。翁桂香認為,家長應鼓勵孩子多探索周遭環境,如到公園盪鞦韆等,給予孩子適當的前庭覺和本體覺刺激。家裡若有僱傭,家長亦要特別留意孩子的自理能力發展。孩子一般到一至兩歲會充滿好奇心,很想自行吃東西、穿衣服等,如果長輩為免麻煩而不讓他們嘗試,到4、5歲後,他們便會習慣依賴成人,失去自理的動機。
 
剛與兒子修畢幼兒感知動作發展playgroup的林先生分享﹕「坊間有些小組收生達30多人,導師具幼兒教育經驗,但未必有專業治療知識,亦無暇兼顧個別幼兒的進度。」對於協康會的playgroup,他卻有另一番體會﹕「每組最多收8對親子,設施新穎,職業治療師會親自指導每個幼兒,向家長細心講解背後的原理和需留意的細節。我和兒子都玩得很開心和投入,意猶未盡呢﹗」
 
有關幼兒感知動作發展Playgroup的資料,請按此瀏覽
 
 

音樂治療與兒童健康成長

 
每當提起 “音樂治療”,很多家長或略有所聞,或感到興趣。它除了作為藝術欣賞和娛樂之外,怎樣成為一種具專業治療性質的工具? 它怎樣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音樂治療是藝術與科學,感性與理性的結合。音樂能影響我們的情緒和感受,為我們提供舒壓的空間,更可以幫助我們表達超越言語的情感。治療就是有目的治癒或改善症狀,調整令人困擾的行為模式,長遠而言,可促使個人正向發展。
 
音樂治療的技巧,形式和樂器是多元和豐富的。例如在一般三十分鐘的個別音樂治療,唱歌的目的是幫助一位發展障礙兒童控制呼吸,加強嘴部及臉部肌肉的運作,發展出節奏和韻律感來促進語言技巧;而在一個六十分鐘的團體治療,唱歌的目的便可能是培養集中注意力和自我控制力,減少退縮行為,提升自信和成就感。又例如敲打木琴,在個別音樂治療是用來訓練肢體障礙青少年手眼協調能力、大小肌能力和聽覺辨識力;在團體治療中,敲打木琴讓該青少年在與其他人一起的樂器合奏的過程中,領略遵守指令和秩序、培養耐性、交替輪流的社會規範等能力。
 
由於可見,音樂治療是以音樂作為介入媒材,配合音樂治療師的音樂素養及訓練,加上藝術性的臨場創意變化;並需要生理、心理和治療的相關知識,以及對服務對象的特性及病理學的瞭解,來為服務對象設計有組織的音樂活動,作身、心、靈的影響和療效。
 
音樂治療早期使用在特殊兒童輔導(自閉症、過動症、唐氏綜合症…),失智症老人及精神病患者上較多;但近年已擴展到不同領域,如發展障礙、語言障礙、學習障礙、肢體障礙、行為問題、疼痛控制…等,以至一般人舒緩壓力,個人探索或心靈成長。不論是轉介或家長自行求助,必須經過音樂治療師的觀察和測驗:兒童對音樂的反應、技巧和偏好;醫療史、認知力、社交能力、生理和身理狀況…等,因應服務對象的情况和家長的期望瞭解而詳細聽說,來判斷其是否適合音樂治療,才可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撰文﹕協康會音樂治療師曾愷茵
 

體育playgroup強身健體

 
Playgroup(遊戲小組)的種類愈來愈多,家長為幼兒安排的小組,已超越“PLAY”的功能。家長帶子女參與遊戲小組時,有什麼應注意,從中可以獲得什麼?
 
以體育為主題的Playgroup為例,能促進幼兒整體能力發展,提升幼兒身體活動、平衡能力、前庭平衡覺能力、肌肉力量,改善幼兒心肺功能及強身健體。
 
由於小組以體能為主,家長應替幼兒穿著適當的衣服,不宜太多及過厚,以免妨礙他們的活動能力。在活動前宜先為幼兒進行熱身運動,作好身心準備。事前不宜吃得太飽或太餓,因涉及身體活動,太飽可能引起幼兒嘔吐及不適;亦不宜在幼兒太疲倦時做,尤其不要在他們睡意正濃時上課,否則孩子可能因疲倦而哭鬧。在小寶寶完成一個動作或活動後,父母宜給予相應的鼓勵,如眼神或說話的讚賞,一個擁抱等。若幼兒不願意參與活動,不應勉強,待他們情緒穩定後才繼續;活動時間亦不宜太長,多留意他們的情緒,身體狀態。較內向的兒童,可讓他們先觀察後參與;較活潑好動的,可鼓勵他們多聽從和跟隨導師的指示。
 
家長最好能夠陪同幼兒一起上堂,既可以給予孩子愉快的學習經驗,幫助他們發展積極學習的動機,亦可促進親子關係和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在參與小組時,家長必須注意安全和力度,以免弄傷幼兒筋骨,特別是頸部,故此跟隨治療師的指導是重要的。父母亦需留意自己的姿勢,不要彎著腰,最好是跪或坐在蓆上。
 
家長不要過度保護子女,要懂得放手,讓幼兒自由探索,親身感受身體活動帶來的經驗和樂趣。藉此讓幼兒多與別人溝通、分享和合作。父母可學習一些對幼兒有益之活動,了解幼兒對那一種活動較有興趣,回家可教導照顧者,讓幼兒在家練習堂上之活動。
 
與此同時,在Playgroup進行過程中,治療師會觀察個別幼兒的發展情況和差異,從而給予家長適時的提點和建議。不少家長也是從Playgroup中,發現子女的發展有異於同齡幼兒,藉此可以及早為子女安排合適的跟進。
 
撰文﹕協康會物理治療師陳嘉綸

利用Playgroup培養孩子的AQ

每個家長帶孩子去參加playgroup的要求及期望都有不同,據我們多年帶領playgroup的觀察,大部份家長都十分重視認知上的學習,如物件名稱、數字及英文等,很多時當治療師的活動是要求孩子發揮觀察力,在場內找尋指定形狀的小波波,然後行過一連串的障礙物,如欄杆、平衡板等,最後把波波放在已經有同色波波的藍子內時,家長們都會抓緊機會同孩子說「波波係紅色嘅,red」,又或者會問孩子「What’s the color of this ball?」,(其實,孩子一般都在三歲左右才有說出物件顏色的能力!),希望孩子能回應一聲:「red」。但是,如果孩子未能走過平衡木或者跨過障礙時,有些家長就不太在意要用什麼的方法去「引」或者「訓練」他們的平衡及膽量,使他們能完成該項的挑戰,草草地拖著他們走過去便完事,而忽略了給予兒童時間去嘗試、解難及鼓起勇氣接受挑戰的能力,其實這便失去了一個培養兒童AQ的大好時機了。
 
playgroup也經常有孩子害怕一些玩具,好似毛毛公仔、會跳的老虎公仔、刺狀球等,家長通常的反應都是「有什麼好驚呀,個波嚟之嗎!」,然後繼續要求孩子去摸,多數只會令孩子越來越驚;亦有家長把害怕的孩子抱著,等該活動完結,但是如果家長能夠採取正面的步驟,孩子便可學習面對這個問題。做法一點不難,只要耐心跟著一些步驟:家長首先要回應孩子,尊重孩子的反應說「啊,你驚這個有刺波波,唔驚,我哋一齊睇吓!」,然後容許孩子只看著其他孩子玩,然後家長形容波波是好玩的,繼續自己亦去玩波,同時留意孩子的面部及身體語言,慢慢把孩子及波波之間的距離拉近,過程不可以急,家長亦可以用手帕裹著球,做成一個有趣的雪糕,才邀請孩子去觸模,如果孩子可以隔著手帕觸模,家長已踏出了成功的一半,但如果孩子仍然不肯走近波波半步,遊戲時間已過,家長便應做一個好好的完場,跟孩子說「今日我未做到,下次再試過!bye-bye波波,下次再同你玩」,否則便養成容易放棄的性格,不能得到playgroup最大的效果。
 
撰寫﹕協康會兒科物理治療師團隊
 

我的孩子要參加Playgroup嗎﹖

 
很多家長對playgroup趨之若鶩,周末帶着孩子四處去參加音樂班、運動班,忙得不可開交,但有些家長則認為不需要過分緊張,我們上一代沒有這些活動,也能健康地成長,那麼,我們的孩子是否一定要參加Playgroup呢﹖
 
按我們多年觀察所得及與家長的分享,總結了以下幾個因素導致很多家長安排孩子參加playgroup﹕
 
一孩家庭﹕以前大家庭,子女人數較多,兄弟姊妹能從日常生活中學習彼此相處的技巧﹔現今大部份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玩伴較少,很多家長難免會擔心他們的社交及說話表達能力得不到刺激。參加playgroup能爭取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機會,間接給子女學習社交技巧。
 
傭工及長輩照顧﹕香港的父母多為雙職父母,孩子交由傭工或上一代照顧。傭工的質素參差,而上一代的體力也較有限,或有「兒要教,孫要寵」的觀念。由他們代照顧孩子,與現代父母的期望很容易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時當家長發覺與子女的關係有生疏的問題時,就變得進退兩難,甚至後悔假手於人,沒做好作為父母的責任。參加playgroup可以有一段「預約」的親子相處時間,建立親密的關係,亦讓父母了解和進一步學習兒童的成長與發展。
 
缺乏活動的地方及經驗﹕香港的孩子活動地方不多,家長怕他們四處走會生危險,又怕公園骯髒,大大減少了兒童活動的經驗。到playgroup玩,活動的地方比較安全,又有專業的導師帶領適齡的活動,這總好過在家中「搗蛋」。
 
發展遲緩的表現﹕有些父母於日常生活中懷疑子女的發展有問題,但又不知如何處理。藉着參加由專業治療師主持的playgroup,家長可取得專業建議盡早為有特殊需要的子女安排適當的訓練,以免錯過學習的黃金階段。
 
當家長考慮給孩子安排參加playgroup時,應從多方面作出衡量,方能取得理想的效益。
 
撰文﹕協康會物理治療師團隊
 

幼兒playgroup只是個熱潮嗎?

 
近年愈來愈多家長安排孩子報讀不同種類的Playgroup(學前遊戲小組),原因可能是現今家庭的一孩政策下,孩子沒有同伴,參加一些小組活動可以提升社交技巧,或有部份家長想孩子能起跑線上一馬當先,故一早為孩子安排入讀Playgroup,為將來報讀有名氣的幼稚園做一個較全面的PORTFOLIO。
 
協康會的兒科物理治療師早於2000年開始便舉辦以體能發展為主題的Playgroup,為四個月至三歲的幼兒設立“動感潛能系列”的小組活動班,舉辦這個系列的原因,是因為本會的兒科物理治療師團隊發現香港兒童的體能表現每況愈下,除了人所共知的超重問題外,體能活動的表現亦比外國同齡兒童為差,而家長普遍較著重兒童知識的增長,而忽略兒童全面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我們認為從小做教育,對兒童及家長是雙嬴的,活動班內容跟隨幼兒不同年齡發展及學習重點而編排,以「從運動中學習」的概念,利用特別設計的感覺刺激遊戲,配合各種專業器材和玩具,促進幼兒的感官肌能及動作技巧發展,幼兒的社交能力及智能發展;遊戲活動鼓勵幼兒探索新事物,更可培養勇於嘗試的精神。
 
我們在過去的七年經驗當中,透過這些小組活動,除了孩子能提升在感官及體能、動作技巧、體適能、社交情緒、智能等發展外,家長更可以學習正確的管教技巧和觀念,明白每個體育遊戲或活動背後的意義、與幼兒成長的關係及其重要性。我們亦發覺每個家長心中的願望都是寶寶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從活動中幫助在職的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特質及潛能、與孩子一起經歷每個發展的里程,同時培養及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不少的家長由孩子四個月的時候已經開始參加了,這樣的體能發展小組一點也不是三分鐘熱度的熱潮興趣班呢!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物理治療團隊
 

BB也上學﹖

一般家長都會認為初生嬰兒只是食奶和睡覺,沒有什麼作為,幹嗎要參加Playgroup呢?他們能學什麼呢?
 
對於初生至一歲以下的嬰兒,首先是要學習運用感官和控制身體。人們常說:BB像一團麵粉,但一年後,他已是一個行動自如的小伙子,在那十二個月中,如果環境及機會的配合,以及家長悉心的指導,他們達成目標的時間亦更快。不少學術研究證實嬰幼兒做適合的肢體活動,使他們有充分的機會去運用肢體,從而獲得多方面的體驗,對於早期腦部發展及學習有正面的影響。
 
很多父母都驚訝原來自己的寶寶能夠學會很多事情!例如學習運用眼睛,寶寶原來喜歡看一些黑白的圖案,好像是他們的第一本書一樣。寶寶學俯臥平衡的時候,父母泰半都戰戰兢兢,因為他們一般都以為寶寶先學會轉身才可以俯臥,又怕會俯臥會引致寶寶嘔奶或窒息等等,其實正確的俯臥練習,可以增強寶寶的手臂,背部及頸部的發展,對爬行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幫助,寶寶掌握了大肌肉活動,就能有較大的活動範圍,他們可以自行去探索四周的環境,憑著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及平衡感覺去感受自己及環境中的各種事物,從而學會去保護自己及操控環境。
 
參加Playgroup另一個好處是加強親子關係,因為每個BB都由父母親自帶來,運動室內充滿溫柔逗寶寶玩的語句,我們的治療師同事在帶領活動時,都深深感受到親情洋溢的場面。曾有家長對我們說引導寶寶做活動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而且消耗的體力亦不少,短短一小時的活動,我們的體力都透支了。不過只要看到寶寶發現自己能做到一個動作後露出很成功自信的樣子,那份滿足的笑臉,足以是家長最大的回報。
 
家長如有興趣了解Playgroup對嬰兒成長的好處,歡迎致電2393 7555 或電郵至slp@heephong.org
 
撰寫:協康會職業治療師團隊
 

 

  • facebook
  • weibo
  • youtube
  • email